投稿
投稿需要先注册和登录,而且需要在线检查当前投稿的状态.

投稿准备清单

作为提交过程的一部分,作者必须核对其投稿的是否符合下列所有项目,当不遵守这些准则,投稿将被退回.
  • The submission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published, nor is it before another journal for consideration (or an explanation has been provided in Comments to the Editor).
  • The submission file is in OpenOffice, Microsoft Word, or RTF document file format.
  • Where available, URLs for the references have been provided.
  • The text is single-spaced; uses a 12-point font; employs italics, rather than underlining (except with URL addresses); and all illustrations, figures, and tables are placed within the text at the appropriate points, rather than at the end.
  • The text adheres to the stylistic and bibliographic requirements outlined in the Author Guidelines.

作者指南

【下载模版】

1.论文应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篇幅一般3000~12000字。来稿请通过本刊投稿系统投稿。

2.来稿应包括文章题名、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并附英文的篇名、摘要、 关键词以及作者和工作单位的英文译名。基金资助产出的论文应对有关项目加以注明。各项具体要如下:

[文章题名]应简明、具体、恰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30字。

                         

 [作者署名]如为笔名,应注明真实姓名,团体作者的执笔人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处。译文作者署名,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注明国籍。

[作者单位]应标明全称以及所在省(区)、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避免出现“本文”“笔者”“本人”字样,一般不超过500字。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应选3~6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


[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编号标示为“编号:”,置于篇首页地脚。


[作者简介]应对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后用一字线)、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称等情况做出介绍。示例:


[1] 张三(1970—),男,河北保定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2]李四(1992—),女,上海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标题]正文内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一般不超过5级。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


[数字]应执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含小数、分数、百分比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移行。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3为分节法,即节与节之间空1/4字句。5位以上数字尾数零多的,可以“万”、“亿”作单位。


[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和补充说明。篇名、作者注置于首页地脚;文内有关特定内容注置于当页地脚。注释序号用圆括号和阿拉伯数字表示,例:①、②、③……

 

[表格]文中统计表表序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表格用三线表。

 

[插图]文中插图要清晰,大小适中,图序和图题置于图的下方。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上标方括号内。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文献序号在方括号内分别列出,各序号间用逗号(如:位移[6,17,39]);如序号连续,起讫序号间用短横线连接(如:该语言研究[1-6]);

同一文献在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等文献引文需在正文中标识参考页码(如:张三[6]26,或张三[6]6[7]66,或各种修辞情境以寻求合作[23]268-270);期刊文献引文则不需在正文中标识参考页码。

文末参考文献中所有标点符号后统一空半字空,即英文状态下一个字母的空。

 

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排列顺序以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序号在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表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参考文献表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1.专著、 论文集、 学位论文、 报告——[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 其他责任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1]周振甫. 周易译注 [M]. 北京:中华书局,1991.
[2]恩斯特.卡西尔. 人论 [M]. 甘阳,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 MANSFELD R S & BESSE T V.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nd Discovery (2nd ed.) [M]. Chicago: Nelson Hall, 1981.

[4] MANSFELD R S, BESSE T V, HALLI M, et alPsychology [M]. Chicago: Nelson Hall, 1998.

(说明:如果作者或译者多于3个,在第3个后加“等”或“等译”,在“等”“译”或“等译”前加逗号“,”,可标示为:张三,李四,王五,等;张三,李四,王五,译;张三,李四,王五,等译;英文文献用斜体et al.标示,其前用英文逗号“,”)

 

2.析出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或起止页码.

示例:[5]马克思. 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 [M] //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贾东琴, 柯平. 面向数字素养的高校图书馆数字服务体系研究[C] // 中国图书馆学会. 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1年卷.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1:45-52.

[7] HALLIDAY M A K. Towards a theory of good translation [C] // STEINER E & YALLOP C. Exploring Translation and Multilingual Text Production: Beyond Content.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1: 13-18.


3.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如果没有卷次号,年和期之间不加逗号)
示例:[8]重庆炳.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人文价值取向[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99-109.

[9] 胡壮麟.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超学科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3):1-5.

[10] HALLIDAY M A K. Categories of the theory of grammar [J]. Word, 1961 (17): 241-292.

[11] 郑佩祥. 配电网CPS理论架构和典型场景应用[J]. 中国电力, 2019, 52(1):10-16,31.

 

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12]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02-05(10).


5.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13]苏子龙. 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6.会议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14] 辛孟希.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7.电子文献:[序号]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版者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15] FAN D P. Hargrove grindability index of the coal blended [J/OL]. Sciencepaper Online  (2007-12-27) [2010-09-10].   http://www.paper.edu.cn/index.php/default/releasepaper/content/200712-756. 

[16]范杜平. 混煤哈氏可磨性指数[J/OL].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7-12-27) [2010-09-10]. http://www.paper.edu.cn/index.php/default/releasepaper/content/200712-756.

[17] 傅刚. 大风过后的思考[N/OL]. 北京青年报, 2000-04-12(14) [2002-03-06].  
http://www.bjyouth.com.cn/Bqb/20000412/GB/4216%5ED0412B1401.htm.

[18]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2-04-15]. 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0019.htm.

 

8.[英文附录]英文题名、作者及工作单位的英文译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之后。其中,作者姓各字母都大写,名超过两个字的期间用连字符。

示例:LI Ming,LI Xiao-ming。

 

9.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普通图书——M;论文集——C;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数据库——DB;电子公告——EB;档案——A;其他——Z。

频率:每月一次,快速发布

关于期刊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香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报)》是由香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中文学术期刊,致力于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刊重点关注学术研究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旨在探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促进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共享。作为一份面向全球中文学术界的专业期刊,本刊倡导跨学科、跨文化视角的学术探讨,为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之间搭建桥梁,推动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与应用。

目标和范围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香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报)》寻求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国际论坛,鼓励对这些领域做出贡献的原创研究。强烈鼓励来自社会科学、历史、文学、哲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的投稿,因为该期刊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学术讨论和知识传播。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香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报)》不仅是学术出版的媒介,也是促进学术合作、知识共享和全球学术进步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深刻的学术见解和实用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当前和未来的社会问题。

该期刊涵盖了以下主要研究领域:

哲学:哲学、逻辑等。

经济学: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和贸易、财政研究、税收等。

法律:法律、政治和行政研究、国际政治、外交等。

教育: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等。

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新闻、传播研究等。

历史:历史、考古学、世界历史、考古学等。

管理:工商管理、营销、会计、财务管理等。

心理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

社会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民俗研究等。

艺术:艺术理论、音乐学、美术、设计研究等。

 

作为开放获取期刊,所有内容都可以免费提供给用户或其机构。用户可以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搜索或链接到文章全文,或将其用于任何其他合法目的,而无需事先获得出版商或作者的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证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刊(香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报)》坚持严格的单盲同行评审流程,以确保学术质量和客观性的最高标准。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和审稿人都保持匿名,允许审稿人仅根据学术成绩对提交材料进行评估,不受与作者身份相关的任何影响。该审查系统维护公平和公正,同时确保所有已发表的研究都符合原创性、学术严谨性和有意义的学术贡献标准。

   

Conference Proceedings Submissions

Section default policy

隐私声明

在这个期刊网站已经输入的姓名于电子邮箱地址只用于该期刊已经阐述的目的,将不提供给任何其他目的或任何其他方.